作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宜昌地处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拥有长江岸线237公里。助力保护母亲河,岸上、水域协同行动,青少年群体成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宜昌是三峡大坝所在地,每年,约6万艘次船舶、50万人次船员、200万人次游客在这里待闸或转运。船舶污染物如何科学接收转运及处置,一度成为考验。
2019年11月,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研发全国首个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实现船舶污染防治全天候、全链条、全联单、全覆盖,部门监管可追溯、可预警、可调度、可协同,一体化监管更加严密,为长江船舶污染物治理提供了宜昌方案。
“净小宜”的出炉,离不开年轻人的开拓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研发维护团队中,80后占比60%以上。
从昔日“化工围江”到今朝“江豚逐浪”,青年科研人才向绿色化、高端化新型人才转型,为助力企业提质攻坚、呵护一江清水东流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沿江企业中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过的宜昌兴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兴发集团淘汰落后产能,多支优秀青年人才团队脱颖而出。
以往,有机硅“三废”处理难度大,如何减量化处理,是行业共性问题。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兴瑞公司与所属有机硅分厂,青年员工技术团队经过探索,改末端治理为前端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对有机硅“三废”进行综合利用,降低处置成本,优化处理工艺,大幅降低固废产生量。2018年,在有机硅单体产量同比增加48%的情况下,产生固废减少41%、废水减少42%,这一技术属国内同行业首创。
在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一支来自设计、施工、建管、运维等不同战线的党团员青年员工队伍,共同组建起“守护碧水”青年联合会。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等领域,联合会突破行政管理壁垒,凝聚各方优势资源,组织实施中华鲟增殖放流、节水治水知识科普等特色活动,争做长江经济带生态修护与环境保护建设先锋。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保护环境从青少年做起。“三峡蚁工”背后,一组数据引人注目:参与者中,中小学生占四成;全市有七成以上的学生,利用双休和寒暑假,参加过“蚁工”服务。
2016年,西陵区发行了全国首套生态教育校本教材《生态好市民》,在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免费发放,培养学生生态素养。随后,夷陵区出版《生态小公民》教材,全区4.3万名学生循环使用。身边的榜样“三峡蚁工”的故事以及长江大保护的理念,不仅被写进生态教材,还写进了当地中学政治考题。
2018年秋季,宜昌将生态文明纳入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课程,编写的教材分3个学段呈现:幼儿与小学阶段培养生态意识、习惯养成;中学版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之外,全市认定12 家首批生态环保教育实践基地,挂牌37家“生态环保类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培育多支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学生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从课堂到课下,在实践中增强对绿色家园的热爱,“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参与保护母亲河,也是猇亭区先锋志愿者协会甫一成立便设立的目标。
猇亭区依江而建,因江而兴,是宜昌工业和港口码头重要集聚地。2010年,33岁的周爱华从广州回到猇亭创业。彼时,猇亭江边化工厂林立,江滩、江面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下的垃圾。
2016年,热心环保的周爱华从发动孩子、爱人到江边捡垃圾做起,运用以往多年策划活动的经验优势,发起成立猇亭区先锋志愿者协会。
孩子带动同学、同学带动家长……捡垃圾的队伍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近百人。附近的社区与机关单位青年也纷纷走近长江,清理江堤、江面垃圾。昔日垃圾满地的江滩逐步蝶变绿树成荫的滨江公园,成群的鸟儿开始回归江面。
“先锋”协会成员中,青少年学生占比超过六成。对此,协会设计了“行走的生态课堂”,联合区跑步协会,带动青少年学生一起“健康跑捡垃圾”,穿插“一个废弃纸杯的旅行”“一个烟头的背后故事”等,讲解垃圾分类,普及环保知识。协会60多名青少年还受聘为猇亭“小小河湖长”,成为保护家乡生态新生力量。
保护母亲河,大学生同样在行动。
2019年,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联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邀请10名专家教授,走进三峡大学、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大讲堂系列主题讲座。2020年,长江全面禁捕,三峡大学环保协会联合稻草圈圈,组织志愿者来到沿江大道开展日常巡查,向沿岸居民宣传禁捕知识。
江水变清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到长江南岸的磨基山游玩。
登高俯瞰,蜿蜒的江水如一条碧绿丝带绕城而过,江对岸的滨江公园四季风景如画。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为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游览环境,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定期来到这里捡垃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今年植树节,来自宜昌城区和宜都市的100余名三峡新青年代表,来到长江之滨宜都红花套镇义务植树。志愿者们挥锄挖土,共同种下青春之树、希望之林,长江之畔又添一抹亮丽的新绿。